招标投标法与时俱进,我国招标投标事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

(一)贯彻好《招标投标法》是行业发展的根本保障

       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,“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。”《招标投标法》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,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。一是维护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。《招标投标法》将继续保障招标投标市场规范有序发展,为各市场主体依法参与竞争、订立招投标合同提供法律依据,同时将继续推进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实,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贡献力量。二是打造活力创新的企业发展平台。《招标投标法》将积极响应国家“互联网+”战略,聚焦优化营商环境,在电子招标投标、技术创新、法定时限、招标范围等规则方面不断优化,提升工程项目投资和建设的效率,为企业集中招标、总承包招标等实践创新给予制度支撑,不断激发市场活力。三是构建统一完善的市场信用体系。《招标投标法》将持续强化市场规范监管,完善市场诚信体系建设,更加注重企业主体信用记录,加强对合同签约履约全过程公示和监督力度,引导企业不断增强合规经营意识,促进建成一处违规、处处受制的统一信用监督体系。作为招标投标行业中的市场主体,必须牢牢把握好贯彻《招标投标法》这条主线,主动适应未来发展变化,规范运作,勇于创新,诚信经营,共同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。

 



(二)深化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

        与二十年前《招标投标法》实施时相比,当下科技水平发生了革命性变化,新的技术层出不穷,且不断迭代进步。一是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飞速发展。大容量存储、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技术应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基础需求,而在二十年前还难以普及。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移动存储、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手段的发展进步,对市场主体之间的沟通时效、信息对称等方面产生了实质的影响和改变,也将极大影响招标投标行业的发展方式。二是招标投标评价方式产生变革。随着科技进步,充分响应技术创新和节能环保要求,未来将实现招标投标各类信息数据的完全结构化,形成对工程及投标人的全息数字化描绘,通过智能算法实现自动对比,大量节约招评标过程的人力资源投入,运用前后贯通的大数据,能够更加全面地分析投标人实力水平,使得评价更加客观量化。三是招标业务向智能化方向转变。现代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,招标评标环节将实现数据实时互联互通,评标依靠客观量化的数据分析,需要专家人工判断的内容将越来越少,集中招标需要的评标专家人数将进一步精减,最终可能完全被人工智能代替,招投标的效率和规范性将产生飞跃式的提升。

 



(三)顺应形势全方位转型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机遇

       目前,招标投标行业正处于转型期,特别对于各招标代理机构,行业准入资格的调整,招标人更加专业的要求,使得代理机构继续发展既面临新的挑战,也面临新的机遇,仅仅停留在程序型、流程型层面的招标代理服务,将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,必须转型升级。一是提供专业化咨询服务。招标代理机构不仅要具备应用信息系统、编制招标文件、组织招评标流程等基本能力,更要对相关行业市场有充分了解和深入分析,能够为工程全过程提供需求、供给、价格、规则等全方位的深度分析建议,提升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与价值。二是加强全链条信息化建设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打造“现代供应链”的新发展理念,国务院也提出了“打造大数据支撑、网络化共享、智能化协作的智慧供应链体系”的工作要求。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电子招标投标,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,代理机构必须紧跟形势和技术发展,运用好电子交易平台,掌握好大数据工具手段,实现全供应链信息化协同。三是进行全方位智能化升级。展望未来,供应链各环节连接更加紧密、信息处理更加高速,智能化应用场景不断出现,未来还将实现人机交互、万物互联,招标投标将进入智能化时代,这些改变都要求代理机构在自身能力水平上要有本质的提升,要继续加强信息化建设,进行智能化升级,以适应市场不断提高的要求,全方位提升企业竞争力。

 

     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在这一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期,国网物资公司将继续严格遵守《招标投标法》《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》等法律法规规定,抓住机遇,勇于创新,规范高效实施企业集中招标。我们相信,以《招标投标法》为核心的招标投标法律体系,必将在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持续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,招标投标行业也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