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年纪念丨在方寸之间深耕,于细微之处见真章。
来源: | 作者:速捷担保 | 发布时间: 2025-10-27 | 2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在重复中寻找突破,在细节处创造价值,这就是工作最朴素的真理。把平凡做成非凡,把小事做成精品,这就是工作的最高境界。

入职公司风险管理部的第一天,前辈递给我一摞厚厚的保函文件,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条款说:“这不是普通的纸张,每一份保函都连着公司的信誉和客户的信任,咱们手里的笔、盖下的章,都得带着“敬畏心”。那时我还似懂非懂,只知道每天的工作是整理资料、核对协议要素等等,被动的按照前辈教我的流程核对,缺乏一套适合自己的主动高效且零失误的流程,直到那次出错的经历。那是去年夏天临近下班时间点,商务部提交上来多笔需当天处理完毕的项目,我按步就班迪整理基础资料,但中途处理了几笔着急的用印流程,把工作做完后就下班了。结果第二天,经理告诉我昨天有一笔出函的金额因没有仔细检查导致出错了,从那以后,我在工作中更注重把“被动核查”变成“主动防范”。


首先,为了避免要素核对出错,我会反复核对并做好标注五要素及重要单据,防止要素遗漏或者格式选定错误;其次,优先级动态化:用“四象限法” 平衡 “紧急与重要”,风控工作常面临“多笔出函同时待审核” 的情况 ,若盲目按顺序处理,容易导致 “紧急任务延误” 或 “重要任务被忽略”,所以要为紧急任务预留审核时间,有助于避免临时加急而导致失误;其三,沟通过程中用“目标对齐” 替代 “流程对立”,降低协作阻力。业务部的核心诉求是“快速推进保函出具,满足客户需求”,而风控的核心是 “把控风险,确保条款合规无误”,若沟通时只强调 “不能做”,易引发对立。拒绝时需避免模糊否定,给出具体原因,并提出清晰明了的建议,避免因沟通理解问题反复重补资料,这也能让客户经理更明白流程。


如今在公司的三年里,我处理过数千份保函,每一份文件都记录着成长的足迹。我渐渐懂得,工作的意义不在于轰轰烈烈,而在于把每一件“小事”做到极致——就像修改保函格式时对行距、字体的较真,核对要素时对每一个数字的审慎,用印时对公章位置的精准把控。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,串联起来就变成了风控人对责任的坚守,也让我在与公司共同前行的路上,收获了内心的笃定与成长。原来,真正的归属感,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,用专业和认真,为公司的发展筑牢一道坚实的“风险防线”。